碧螺春知识

来源:本站原创 编辑:盼 发布时间:2014-04-30

据记载,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类;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(今苏州吴中区)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

洞庭碧螺春产区又是中国着名的茶、果间作区;这种茶树、果树相间种植,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,品质优异;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、并且茸毛遍布,白毫隐翠;将其泡成茶后,色泽嫩绿明亮、味道清香浓郁、喝后唇齿留香;人们称赞道:“铜丝条,螺旋形,浑身毛,花香果味,鲜爽生津”。

碧螺春是茶中珍品,以“形美、色艳、香高、味醇”而闻名中外,而且品尝其也是人生中一大幸事;品饮时,首先取一些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,然后用少许开水浸润茶叶,当茶叶舒展开后,再将杯斟满;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,只见“白云翻滚,雪花飞舞”。这幅景象真是美轮美奂,美哉美哉!

碧螺春采摘技艺高超,其采摘有三大特点:“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”。即每年春分前后开采,谷雨前后结束,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;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,芽长1.6~2.0厘米的原料,叶形卷如雀舌,称之为“雀舌”,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.8~7.4万颗芽头,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,茶叶非常的嫩,在采摘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才行。

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是杀青—揉捻—搓团显毫—烘干。

1、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,当锅温190~200°C时,投叶500克左右,先斗然后双手翻炒,并做到捞净、抖散、杀匀、杀透、无红梗无红叶、无烟焦叶,大约要(3~5分钟);

2、锅温70~75°C,边抖,边炒,边揉,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,条索逐渐形成。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,太松不利紧条,太紧茶叶溢出,易在锅面上结“锅巴”,产生烟焦味,使茶叶色泽发黑,茶条断碎,茸毛脆落;当茶叶干度达六、七成干,时间约10分钟左右,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;这时的时间为(12~15分钟)左右;

3、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、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。锅温50~60°C,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,不时抖散,反复多次,搓至条形卷曲,茸毫显露,达八成干左右时,进入烘干过程;大约(13~15分钟);

4、采用轻揉、轻炒手法,达到固定形状,继续显毫,蒸发水分的目的。当九成干左右时,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,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;锅温约30~40°C,足干叶含水量7%左右,大约(6~8分钟)。

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: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;如:儿茶素、维生素C、A、咖啡碱、黄烷醇、茶多酚等。碧螺春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、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;

2、咖啡碱具有强心、解痉、松弛平滑肌的功效,不仅能解除支气管痉挛,促进血液循环,而且还是治疗支气管哮喘、止咳化痰、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;

3、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,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;可以治疗肠道疾病,如霍乱、伤寒、痢疾、肠炎等;

4、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。

分享到:
上一篇:碧螺春主产地   下一篇:碧螺春记载
返回首页

更多>>相关文章

更多>>热门分类

绿茶
龙井|碧螺春|黄山毛峰|庐山云雾|蒙顶茶|六安瓜片|信阳毛尖
白茶
贡眉|白牡丹茶|白豪银针
青茶
铁观音|武夷岩茶|大红袍
黄茶
蒙顶黄芽|君山银针|皖西黄大茶
黑茶
普洱茶|六堡散茶|安化黑茶
红茶
祁门工夫|滇红工夫|川红工夫

更多>>精彩推荐

更多>>茶学文化

更多>>茶疗养生

网站首页 | 茶叶资讯 | 茶叶展会 | 茶市行情 | 茶学文化 | 茶叶分类 | 茶叶知识 | 中华名茶 | 茶叶产品 | 茶疗养生 | 茶具茶机